我的账户
平鲁新媒体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平鲁新媒体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平鲁新媒体公众号

平鲁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疫苗、特效药、人工智能,中关村论坛上全球大咖对抗疫有这些思考

2020-09-20 发布于 平鲁新媒体
江门白癜风医院

原标题:疫苗、特效药、人工智能,中关村论坛上全球大咖对抗疫有这些思考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 许雯)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在昨日开幕的中关村论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企业家,发表了对于疫情的思考,并着重提到了科技创新在抗疫中的作用。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雷戈里·温特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加剧了疫情传播风险,部分人群感染后面临生命威胁,快速检测技术与新的疫苗研发手段,有利于应对疫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则指出,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现状,应反思当下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格雷戈里·温特(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技创新 或能造福未来

格雷戈里·温特在线上分享了其对于新冠病毒的思考。

格雷戈里·温特。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他认为,新冠病毒的两个特点使其变得非常危险。其一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让病毒传播变得更加不易察觉;其二是成因尚未明确,但少数人非常脆弱易感,其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带来严重的炎症,对健康组织也造成损伤,而病毒感染后引发的血栓,对老年人、男性、肥胖患者等群体可能造成致命影响。

为了识别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筛查,但相关设备非常专业化,操作复杂,且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面对庞大的需求量,很难马上扩大检测规模,对于高传染性疾病来说,等待检测结果需要较长时间,这一限制不利于疫情控制。好在现在出现了一些快速检测方法,这一方法如果被证实有效,在其他疾病的测试中也能发挥作用。

对于一部分弱势群体,使用消炎药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但也可能抑制人体对病毒甚至细菌的抵抗能力。最佳的解决方案,仍是依靠疫苗。现在,已经有不同类型的疫苗被开发出来,其中,RNA疫苗比传统疫苗生产更快、成本更低,需要的剂量也很少。这些疫苗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如何能更简单、快速、平价地制造出所需要的数十亿剂量,也需要观察。但科技创新已经影响到疫苗研发,这些创新,也能帮助人类预防其他的传染病。

“也许十年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新冠肺炎和随之而来的创新浪潮,能为全世界指明更好的方向。”

谢晓亮(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

新冠特效药进入临床试验 既可治疗亦可预防

新冠疫情已蔓延近9个月,但当前仍无特效药。在中关村论坛上,谢晓亮介绍了其团队所研发的新冠特效药原理及进展。

谢晓亮。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他介绍,所谓特效药,应该是能明显降低轻中症转入重症的比例,显著减少患者肺部和其他组织的损伤、快速治愈轻症患者从而减少住院时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已经超出想象,虽然不少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但尚未大规模接种,大量新冠患者对特效药有急切需求。

血浆疗法被寄予厚望,但由于一个患者需要1200ml康复期血浆,需要数位康复期患者提供,因此难以大规模使用。血浆的关键成分,在于人的免疫系统所产生的中和抗体,病毒被这一抗体中和后,就无法感染人体细胞。他们所研发的特效药,就是找到可以生产的中和抗体,作为药物注射给新冠肺炎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科学家第一时间测出并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随后,又阐明了新冠病毒通过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RBD)与人受体ACE2结合而导致感染。这些成为后续治疗与检测的基础。今年正月初三,他们开始通过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与北京佑安医院合作,在康复期病人的血液中,找出有效的中和抗体基因序列,从而得以在体外进行生产。

“中和抗体应该可以成为治疗性的药物,也可以用来短期预防。”他表示。谢晓亮的研究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秦川团队合作,他们在小鼠身上敲入人的ACE2受体,使得小鼠也可以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令小鼠感染新冠病毒。治疗组的小鼠,两个小时后注入BD-368-2抗体,对照组则加入一个不相关抗体,5天后,治疗组小鼠肺部病毒载量减少2500倍,对照组小鼠肺部的病毒载量依旧很高。如果提前一天给小鼠打入抗体,之后再打入新冠病毒,5天后,小鼠身上则测不出病毒。

他认为,动物实验表明,中和抗体BD-368-2对新冠肺炎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他认为特效药是很有希望的。目前,其中和抗体已经在澳大利亚启动临床试验。

王松灵(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建议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短缺。昨日,王松灵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完善中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临床医学教育相结合。据他介绍,首都医科大学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作出调整,例如招生向公共卫生专业倾斜等。

王松灵。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近年来,不少公共卫生人才离开学校后,并没有选择公共卫生领域从业。“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王松灵坦言,我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力度以及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都有待提高,人才流失严重。

他建议,加大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专业人员待遇,营造有利于稳定专业队伍和人才培养的环境,使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

针对疫情暴露出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王松灵认为,要理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应由国家直接管理,与公安、消防体系一道成为国家应急体系的一部分。

陈宽(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I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

除了核酸检测,CT影像学信息也可以辅助医生对新冠肺炎做出诊断。陈宽介绍,在疫情早期,核酸检测能力缺乏时,CT能帮助筛出疑似患者,并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在患者出院“复阳”时,CT也能早期发现风险。由于此,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其团队将AI技术与新冠肺炎CT诊断想结合,为医院提供帮助。

目前,这项技术在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各地发挥作用,在90多家国内外医疗机构上线使用,累计完成了超过110万例疑似肺炎的筛查。他认为,该技术不仅可用来抗击新冠,也能在其他病种的诊断中提供助力。

他举例介绍,2014年6月,一位患者出现小的肺癌征兆,但直到2018年,才发现肺癌恶化的情况,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当将其4年前的病历信息放入AI中进行判断时,发现AI已经可以诊断出肺癌早期。

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有限,对很多疾病缺乏早期诊断的能力。AI的作用,是学习顶级医院的能力、然后赋能给基层,方便其及早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

“AI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助力建设人类的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他说,在武汉疫区看到的病例信息,可以快速提供给基层、海外,帮助他们建立抗疫能力。世界上任何一个角度所见过的病例,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后,就可以在世界另一端带来医疗能力的大幅提升。

新京报记者 戴轩 许雯 协作记者  吴江 郑新洽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贾宁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平鲁新媒体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平鲁新媒体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平鲁新媒体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平鲁新媒体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