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平鲁新媒体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平鲁新媒体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平鲁新媒体公众号

平鲁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车展现场遭车主维权!这家“造车新势力”回应来了

2022-07-27 发布于 平鲁新媒体
电影奇门遁甲2演员表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548.html

  6月25日,一女子在2022年重庆车展上举着写有“零跑新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的纸维权。

  对此,零跑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该用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零跑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及交付质量,我们正积极与用户沟通解释,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数据显示,零跑汽车5月交付量达10069台,月交付量同比增速连续14个月超200%。前5个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40735台。

  车辆突现黑屏

  据维权车主描述,5月27日零跑C11提车当天仪表盘发生黑屏,随后维修更换,与经销商和厂家多次协商无果。“经销商推给厂家,厂家推给经销商,到现在一个月了没有解决方案。”维权车主说。

  零跑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车主的诉求主要是退车,门店就补偿方案一直在和车主沟通协商,等双方达成一致结果后会及时告知。”

  这已不是零跑汽车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网发现,有大量关于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造假等投诉。

  有车主在论坛反馈称:“零跑汽车T03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像半成品,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无法走直线,与市面上成熟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存在较大差距。”

  另有车主表示:“零跑前100-150km的续航里程比较虚,可以打3-5折。有时候我开不到20公里就直接掉电50km.”

  交付慢是零跑汽车另一大痛点。黑猫投诉网显示,截至6月26日,平台有超过300条对于不按期交车的投诉,交车拖延时间在4个月至半年不等。更有车主反馈:“在苦等半年后依然没有提到车,但多方了解到,在零跑涨价后下单的订单比提价前车主订单交付更快,有些1-2周就提到了车,不按顺序交付车辆对早期下单车主不公平。”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早在2020年,零跑S01-380、380PRO首批车主曾联合向零跑汽车发了一封公开信并提到,汽车用了半年就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其中包括制动系统故障、真空助力泵失灵,动力系统故障、电池过热保护,车机系统故障、主控屏幕黑屏,控制系统故障、车辆无故停摆等多重问题。零跑汽车官方回应称,“汽车质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正推进港股上市

  零跑汽车在今年3月18日提交了赴港上市申请招股书,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天眼查资料显示,零跑汽车在上市前共经历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百亿。有消息称,在Pro-IPO轮中,零跑汽车的估值达到了220亿元。

  从销量来看,零跑汽车近期正快速扩张市场。在疫情严重影响整车行业供应链的4月份,零跑汽车的月交付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实现了“领跑”,当月共计交付9087辆汽车,实现连续13个月同比增长超200%,超越小鹏汽车,首次领跑造车新势力。2021年全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43121台,赶上了蔚来2020年的交付水平。

  造车是业内公认的“烧钱”生意。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公司分别亏损9亿、11亿、28.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95.7%、-50.6%、-44.3%。

  有业内人士指出:“零跑汽车目前毛利水平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从卖一辆亏一辆变成了卖一辆亏半辆的水平。小鹏汽车、蔚来等也经历了‘烧钱’的阶段,不过已经在2020年先后实现了毛利由负转正。”

  原材料成本上涨是近期横在所有新能源车企盈利道路上的“拦路虎”。以占新能源汽车40%成本的动力电池来看,碳酸锂等动力电池原料价格从2020年的4万元/吨左右,上涨到最高点50万元/吨,近期价格仍在45万元/吨高位横盘。

  零跑汽车日前官微发文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零跑汽车将对T03全系车型及补贴后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涨幅在6000元左右;零跑汽车C11尊享版和性能版涨价3万元,售价分别为20.98万元和22.98万元。

  据了解,零跑C11是零跑汽车中型纯电SUV,主打高性价比、低价格,但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涨价后价格逐步与同类别其他汽车品牌差距缩小,价格优势减弱。业内人士指出,“价格战”不仅会拖垮企业自身现金流,也容易带来产品品质下滑的问题。

  平安证券指出,2022年车企将开启品牌和智能化角逐,头部造车新势力迈入关键成长阶段。多家车企的高端新能源产品将陆续落地,并搭载高算力的芯片,重磅智能化新车和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将迎来市场检验。对于新势力而言,需要做到在保持自己已有优势的前提下,尽快弥补自己的短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 平鲁新媒体
    1970-01-01
平鲁新媒体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平鲁新媒体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平鲁新媒体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平鲁新媒体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