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充值 前几天,和三五好友一起吃饭,期间,一位朋友接了一个视频,又说又笑地聊了足足半小时才挂断。 跟她相谈甚欢的,不是别人,是她10岁的儿子。 另一位好友羡慕地问道: “你儿子跟你有这么多话说啊,我家那小子,越大跟我们越没话说,问他都不说。” 那位朋友笑着说: “是呀,我家孩子每天放学回来都有一筐子话要说,妥妥的小话痨……” 哪个当妈的,不希望孩子跟自己有说不完的话呢? 可别小看了孩子对父母的分享欲和交流欲,这背后藏着几个亲子关系的真相。 Part.1 分享欲,代表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都说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这句话用在亲子关系里,也很受用。 瞧瞧这位初三大男孩,每天放学一到家,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汇报他在学校的事情。 老父亲瓜子都准备好了,儿子讲得眉飞色舞,老爸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要好好听,还要时不时地发表意见。 这一幕,是不是很温馨? 孩子对你有分享欲,说明他对你很信任。 因为信任,才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因为信任,才愿意跟你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我们家迷你包,一回到家,那小嘴就劈里啪啦地说个不停。 从学校说到家里,从古今中外侃到怪力乱神。 老母亲的耳朵都听得快起茧子了,但我还是会认真倾听,并给出回应。 因为我觉得: 能被孩子追着叭叭叨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光能及时掌握孩子的近期情况,了解孩子的情绪和状态。 就连孩子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都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比如,谁吵架了,谁分手了: 谁尿裤子了,谁剩饭了: 谁挨骂了,谁哭鼻子: 谁去网吧,谁打架了: 就算不认识每个人,老母亲也能知道他们的爱恨情仇。 不要嫌孩子烦,总比他啥事都闷在心里强。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秘密,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提高亲子关系亲密度。 那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小烦恼,能让你为孩子排忧解难,成为他最坚实的靠山。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充满底气和力量。 受了欺负和委屈,知道跟父母说。 爸爸的保护和帮助,能赋予女儿闯荡世界的自信和勇气。 Part.2 分享欲,代表了孩子在父母面前轻松自在 孩子跟你有分享欲,还说明他在你身边很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90%以上都是废话,说明他很快乐; 如果这个人废话不足50%,那他大概过得不太开心。 这是因为人的语言中枢和大脑兴奋神经息息相关,孩子说话越多越能刺激情绪的释放,心情好了他就更爱表达。 当孩子在父母面前,感到安全和幸福,心情放松不压抑,他才会想说话、多说话。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老师……” “妈妈,你猜我刚出门遇到谁了?” “妈妈,你这条裙子真好看,跟你的口红很配。” 越是叽叽喳喳,越代表孩子情绪轻松平和。 越是谨小慎微,沉默寡言,越可能意味着孩子心情压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对父母的分享欲越强,说明亲子感情越好。 只有在温暖舒适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 和父母的分享和交流,其实也是一种邀请和求助。 邀请你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请求你帮他解决搞不定的问题。 这个时候,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为什么很多孩子越长大越跟父母无话可说? 其实,孩子的分享欲,大都是被父母一步一步“堵死”的。 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沉默。 比如: 粗暴地打断;不回应或敷衍;一味地打击;借机说教、讲大道理;拿大人的身份压孩子;死不认错;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沉默的后果是什么? 是受了伤,宁肯独自忍受痛苦,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激发孩子的分享欲和交流欲呢? Part.3 怎样鼓励孩子多分享多交流? 打开孩子的话匣子,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妞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一、听孩子把话说完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别上来就掐断孩子表达的劲头,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抢话。 不要孩子刚一开口:“妈妈,今天我在学校……” 咱就来一句:“赶紧回屋把作业写了去!” 孩子心里该多失落? 二、承认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开心也好,委屈也好,我们都要表示理解和共情。 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给孩子泼冷水。 比如,当孩子跟我们说:“我最喜欢的一支笔被我同学给弄丢了。” 如果我们只是说:“多大点事,丢就丢了,别因为一支笔和同学置气。” 这样硬邦邦地安慰,会让孩子感觉我们根本没有体会或接纳他的感受。 下次再有不开心,就可能不愿跟我们说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 “是好让人难过呀,妈妈知道那是你最喜欢的笔,这样吧,妈妈再给你买一支,你同学应该不是故意的,我们这次就原谅他了,好吗?” 三、好好说话,高情商地沟通 好好说话,咱别阴阳怪气,或者正话反说。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跟孩子说话,也要讲究情商高低。 如果总是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会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和尊重,又何谈说心里话呢? 比如:孩子考了99分,开心地告诉家长,得到的回答却是: “骄傲什么,要不是你犯马虎,都能得满分了!” 孩子该有多么难过! 与其用冰冷的话语浇灭孩子的喜悦和热情,不如大方表扬+正面鼓励:“99分呢!这是你努力后得到的回报,妈妈真为你开心为你骄傲!我们来看看,你那一分丢在哪里了,把它攻克了,下次说不定就满分啦!” 四、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如果你每天都是问,作业做完了没,饭吃完了没有……孩子难免会厌烦。 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比如时事的、轻松的、八卦的: “你有没有看新闻,有个“行星杀手”正向地球袭来?” “我看你最近跟谁谁谁好像联系少了,你们怎么了?” “听说你们班谁跟谁关系好,现在怎么样了? 平常多注意观察孩子喜欢什么,包括动画、偶像、书籍、音乐等。 以请教或探讨的方式打开话题,表示对孩子的“膜拜”,比如: “你这个飞机模型用了多久拼成的,我上次试了半天,怎么都拼不成。” 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喜好,才更容易找到话题。 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孩子的分享欲,需要靠父母的有效回应来维持。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平鲁新媒体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3
请发表评论